茹絲葵一直是放在我的目標名單的前三名,曾經聽朋友說過茹絲葵是此生必吃的餐廳之一,今年趁著母親節這神聖的日子我決定帶著全家人一同來開開眼界。
事前當然做過功課瞭解了茹絲葵是全球頂尖牛排餐廳之一,靠著規模化可以控制食材的品質及成本,而要複製一間頂尖的餐廳絕對是更加不容易,火侯只要一點點的差異便會是完全不同的料理,而頂尖與否往往決定在這一毫米的差距。
一走進大廳,映入眼簾的是美式風格,第一眼所見並非直接面對餐桌與客人,而是一條長廊與復古的樓梯,滿有走進莊園城堡的意境。牆上掛著的海報讓氣氛增色不少,今天幫我們安排的座位更是一絕,布置成古典的書房,背後的畫讓媽媽有如公爵夫人一般。
因為事先做過研究,所以早已經規劃好餐點,因此我們快速跳過了猶豫該點些什麼、夠不夠吃、會不會超出預算等問題。但要特別注意茹絲葵套餐是幫你選好一系列餐點,如果真的很煩惱不知要點什麼的話可以參考,但價格是把單點加總起來,並不會比較便宜,所以真的是”參考用”,切記切記
首先出場的是餐前麵包,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,不只保溫也感受出店家百般呵護地照顧每一道餐點。這麵包著實令人驚艷,外皮烤得酥脆,內部卻十分柔軟,搭配美麗的奶油花讓麵包昇華到另一個境界,絕對不遜色其他項餐點,重點是還可以再續,我們食指大動竟然首次又再續了一份餐前麵包。如果不是考量到重頭戲還在後頭,光是這麵包加上奶油絕對讓人停不住手。
前菜點了紐奧良烹蝦以及紐奧良蟹肉糕,蝦用的是大隻飽滿的”草蝦”,大口吃下滋味不錯但這個價格並沒有帶來意外的驚喜。服務生介紹醬汁再搭配麵包,另有一番不同滋味,剛剛讓我們讚不絕口的麵包此時換上紐奧良的披紗再度登場,讓這濃濃的紐奧良風味完美呈現出來,原來這道餐真正的享用方式是烹蝦二吃。
另一道也是滿滿的海鮮風的紐奧良蟹肉糕,一般的蟹肉糕是以蟹肉當形容詞修飾糕,但茹絲葵的蟹肉糕主角絕對是蟹肉,剛上菜時高溫的瓷盤把糕的外皮煎得酥脆,用湯匙切開裡面滿滿的是蟹肉,搭配黃檸檬帶來的微酸,各式香料的點綴讓蟹肉提升至更高層次,是色、香、味一應具全的一道餐點,我給滿分!
再來,龍蝦湯與其說是湯,不如說是濃縮至精華的醬汁了,一口下去龍蝦的甘甜隨著似乎是威士忌的酒香氣瞬間攻占整個鼻腔。接連三道海鮮彼此並不互相搶味,反而各司其職將自己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,以上都非常推薦。(沒有拍到就被瞬殺了,殘念啊!)
接著登場的是奶油菠菜,一開始覺得一道蔬菜竟然比一般餐廳的一個套餐貴而納悶,但吃過一口後就會明白,這道菜並不是單純的蔬菜料理,滿口的奶油香或許過於油膩,但佐以菠菜些微的苦澀與奶油相輔相成,補足了互相不足的部分,讓彼此的特長提升到令人驚艷的層次,喜歡奶油的你絕對不可錯過。
香炒磨菇也是大家推薦的一道菜,香菇與磨菇各半,這道菜搭上奶油菠菜著實匹配,菠菜濃郁,蘑菇清高。蒜頭加上香料把蘑菇的鮮提了出來,會讓人一口接著一口,做為前菜的雙前鋒完美地激起我們的食慾。此兩道以份量以及不膩口為考量,推薦4-5人分食為佳,雖然好吃但多了反而喧賓奪主,虛了此行。
不得不說茹絲葵時間上的拿捏非常恰當,也許有計算過客人用餐的速度,並不會讓餐桌一口氣堆滿食物,也不會有空窗期讓人枯等。在即將吃完以上兩道料理後,重頭戲登場,菲力牛排11OZ與肋眼牛排16OZ三分熟,牛排是PRIME等級經過20多天濕式熟成,吃這種等級的牛排絕對要吃三分熟以下才能品嘗出牛排的滋味。
在牛排分切五等份時,向媽媽簡單介紹一下熟成,熟成是在適當的溫度與濕度下利用牛肉自身酵素去分解、軟化牛肉。而熟成又分為乾式與濕式,差別就在於濕度的不同,乾式會讓外表乾硬,因此過程中必須多次削去乾硬的外皮,讓牛肉精華濃縮緊鎖內部,但代價是熟成後體積會縮至不到原來的一半。而濕式則沒有上述的過程,但兩者並不是優劣之分,而是讓牛排如何呈現。乾式濃而濕式軟嫩,乾式滋味自然美妙但成本昂貴,濕式肉質軟嫩風味不變卻比較符合經濟效益,至於如何取捨,則見仁見智。
牛排教父鄧有揆說菲力要吃濕式才好,果然軟嫩!
最後我們以甜點為這一餐劃上完美的句點,又是道充滿濃濃奶油香的奶油香蕉派,原本應該很膩口的奶油,幸好碰上了扎實的派皮(像是消化餅的口感)和甘甜香蕉與微苦的焦糖,把一切調和得如此和諧。
今天因為還順便幫了小妹慶生,茹絲葵也準備了一份精美的蛋糕,不要以為是贈送的就會馬虎,這幕斯的綿密及風味的層次絕對夠格擺在菜單上,感受得出茹絲葵的誠意。
最後以這張照片做為結尾,從來沒有感受到這麼有份量的一成服務費,存在感好強啊。
補個小插曲,在主菜上來時我們還留著一些麵包還沒吃完,但主菜實在太耀眼了,服務生的動作又很俐落瞬間就把桌面整理乾淨,直到最後才發現已經收掉了,原本還想帶走下午當點心吃,為如此好吃的麵包感到遺憾。服務生聽到了以後馬上跟廚房說再幫我們準備一份,整個大加分。今天確認了茹絲葵果真是名不虛傳,等口袋夠深真的想要自己功略一整塊牛排阿,回訪率90%。